中华门是南京明代内城城门中规模最大的城堡式城门,也是我国现存最大的瓮城。中华门的“瓮中捉鳖”原理、27个藏兵洞等古代军事防卫设施对军事迷有特别的吸引力,登上城门则可以眺望南京城景。名字的由来中华门在明代称聚宝门,建于明洪武二至八年(1369-1375年),民国十六年(1927年)国民党政府定都南京后,改名“中华门”,现城门匾额上“中华门”三字,为蒋介石先生亲笔所书。城墙中华门的城墙最高处约21米,瓮城的南北和东西宽度大致都在120米左右。整个建筑全部用砖石砌成,以桐油、石灰和糯米汁等混合物作灰浆,一层一层嵌叠而成,极为坚固。每块砖石的侧面,均有造砖者的府县官衙和年月日。翁城中华门由三座瓮城,四道券门贯通。每道券门均有可上下启动的“千斤闸”和双扇木门,但如今全部毁于战火。当年,遇有敌兵攻入城门,券门内的“千斤闸”迅速降落,切断敌人退路,守城伏兵四出,分别歼灭敌人,恰如关门打狗、瓮中捉鳖。城门第一道城门原分为三层,最上层原建有木结构三重檐歇山式镝楼,屡建屡毁,现已不复存在。城门中层为砖石结构,面北筑有并列的七个藏兵洞。下层正中筑券门通瓮城,左右两侧各筑藏兵洞三个。藏兵洞瓮城东西两侧又各筑藏兵洞七个。整个瓮城共有二十七个藏兵洞,可以藏兵三千,藏粮万担。中华门的“藏兵洞”是我国古城门中少有的独特建筑,在古代战争中对物资储备和兵源设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