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隆镇在松嫩平原腹地,在
巴彦县北部,南离哈市市区(高速公路离)62公里, 兴隆镇位置 。 北接绥化18公里。兴隆镇是
巴彦县北部经济、文化、交通、信息、金融、服务、物资集散中心城镇, 城镇辐射功能较强。 兴隆镇201.3平方公里,农业可耕地21.7万亩,城区11.7平方公。以滨北铁路为中轴线,分东西两个区域,
东区为兴隆林业局,
西区为
老城区。兴隆工业园区20.02平方公里。 兴隆镇总户数28918户96628人,城区辖1个街道,10个社区居民委,分别是:花园、得权、振兴、繁荣、文化、胜利、铁东、铁西、育才、育德居民委,总户数17666户 50751人,其中,社区12196户34196人,林业局常住总户数是5470户16555人。农区辖8个村,106个自然屯,耕地201896亩,农村总户数10551户,44491人,其中:民主村拥有耕地27730亩,5656人;福合村拥有耕地25319亩,3535人;庆隆村拥有耕地24584亩,5073人;民权村拥有耕地28175亩,4554人;隆青村拥有耕地24171亩,7467人;建华村拥有耕地28374亩,6163人;兴乐村拥有耕地19046亩,5412人;中兴村拥有耕地24497亩,6631人。居民包括汉族、满族、回族、朝鲜族、达斡尔族、锡伯族、蒙古族等7个民族。 图示为:兴隆镇党委、政府办公大楼2 历史沿革兴隆镇始建于清咸丰九年(1859年),原名赵湖窝堡,系由赵湖、赵海、赵江三兄弟来此兴隆商贸城 开荒种地,搭盖窝堡居住而得名。后逐增,集镇日渐雏形,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改称兴隆镇。民国二年(1913年)改制为第四保公所驻地,伪满康德六年(1939年)改称兴隆镇街公所。含六个区。新我国成立后,为11区人民政府驻地。含17个村。1956年并村划乡后。含7个乡1个镇。人民公社化后,又为公社驻地,划分4个街道。1981年3月改为兴隆镇人民政府。2001年3月原长春乡并入兴隆镇,兴隆镇地域和得到了进一步的壮大。 兴隆中学 3 兴隆中学兴隆中学始建于1953年9月,当时的“凹”形校舍占地2100平方米,1990年拆除旧校舍后,新建了使用为3270平方米的教学大楼,1995年修建了一栋占地为1000平方米的商服房,1996年又把教学楼增添了1500平方米,1997年兴建了4000平方米的学生宿舍楼和学生食堂,2003年兴建了8024平方米的科技楼和女生宿舍楼。 1996年学校停办初中班,发展成为高级中学。1999年教学班由每学年4个班增到每学年8个班。 教职工相对稳定在140人左右,其中一线教师130人左右,学历达标65%,高级教师23人,其中特级教师1人。为了组建一支过硬的教师队伍,县政府制定了择优招聘教师的政策,1986年以后招聘教师和外调教师30余人。 兴隆二中 兴隆二中 兴隆二中是一所县直属的初级规范化学校,始建于1968年2005年原兴隆三中、兴隆育才中学并入兴隆二中,生源增加,师资优化,班子重组,同时全面改善了办学条件,使兴隆二中重新焕发了蓬勃生机和活力。 学校布局合理,校园环境幽雅,校园占地22300平方米,建筑6780平方米,校园分为教学区、实验区、运动区、景园四部分,学校设施齐全,条件优越,设有标准的实验室、微机室、教师多媒体课堂、卫生室、图书室、会议室,为全校师生提供了一个幽雅舒适的工作学习环境。 学校现有34个教学班,学生1789人,174名教职工,教师队伍业务精良,师德高尚,其中具有高级职称28人,中级教师职称68人,省级教学能手4人,省优秀教师2人,市级骨干教师2人,县级各类骨干教师46人,教师学历达标率100%。 2002年以来,学校着眼于探索新世纪学校发展,坚持“三个面向”的办学方向,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开拓创新工作作风,办学思路上突出“一个价值观”、发挥“三个优势”、搭建“三个舞台”。2003年学校启动实施1315育人工程,以培得权小学 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努力争创“育人队伍,管理水平,教育质量”三个一流。学校被评为国家英语教学实验基地、省冰上活动基点校、国家级心理教育试点校,多次获省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市教育交流先进集体、市科研先进集体,市综合治理工作先进集体、市艺术教育先进集体、市体育卫生工作先进集体等诸多荣誉称号。4 得权小学得权小学建于1949年在兴隆镇得权社区。迄今历18任校长,现任校长杨文琴。 学校现有教职工66人,班级25个,学生1234人,学前班3个。校园占地12036平方米铁东大街 。2003年新建了建筑3661.32平方米的教学楼,并配套了微机室、语音室、实验室、档案室、图书室等教学设施。校园环境建设不断完善,有风雨操场、水泥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