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时期,这一片土地还没有“朗霞”这个地名。是时实行乡里制,这里称开元乡阁剩里。其位置大约是:东接孝义乡(今塘堰桥直河江为界),西接汝仇里(今皇封桥、水阁周为界),南自云汝江(今临周江),北濒杭州湾。当时,大沽塘驻地还是一片海滩,乡民岁苦海患。宋庆历七年(公元1047年),县令谢景初率众建筑海塘,东自上林西至云柯,全长28000尺,但云柯以西至兰风乡的堤塘仍是高低前后不一的民筑,时有溃决,海患依然。到南宋庆元二年(公元1196年),又有县令施宿率民修筑沿海堤塘,自此,东自上林,西至兰风全长42000尺的大堤始具规模。到了元代顺帝即们(至元四年公元1338年),余姚县被提升为姚州,刺使叶恒视旧堤近十年多次溃决,沿海各乡,皆受其害。乃率民众修筑石堤,并将西部原有长短高低前后异形之堤塘绵亘为一。下广90尺,上半之,高15尺,原土堤皆易为石堤。东接慈溪,西接上虞,全长140里。直到至正元年(公元1341年)竣工,故得历时百年无大害。在这30多平方华里的境内,于宋元时代就先后有童、曹、黄、干、杨、周等姓氏的居民在此定居,自他们的始祖至今已相传有35代左右。后又有许、潘、徐、洪等姓氏移居至此,自他们的始祖至今已相代有25代左右。如此,据有史可查的居民在这里定居已有800年之久。2 海产发展随着生息繁衍和后来居民的迁入,这里的种植业、煮盐业和海鲜捕捞业迅速发展,到元代末期,已形成一个有一定规模的集居地和相连相接的村落群。 明代,开元乡阁剩里改名乐城里,又在汝仇江以北一带建立了大成里,至此,该境地开始了开元乡大成里为名。 随着海涂上涨,海潮推北,大沽塘后逐渐涂老地淡,不能再滤卤煮盐。于明朝成化七年(公元1471年),在大沽塘北侧3华里处又新筑了一条潮塘。自此,原有涂滩变为沙地,且宜种植棉花。由于明代视棉花种植与桑麻并重,规定种植棉桑的土地,可按“额外垦荒”条例,率蠲其税。由此,棉花种植业在此得到迅速发展。伴随而来的手工业工场也逐步涌现。 明末清初,随着各行各业的不断发展,大成里中心地段的省塘两侧,在徐家大房的前后厦开始有人设摊买卖,逐步形成了商品交易的市肆。到了清朝康熙年间(17世纪下叶),此地就有了徐家廊厦之称。3 省塘在大沽塘南面约一华里处,东起云柯乡漾山,西至罗家山,全长30华里,它是姚北最早的一条海塘。自从大沽塘建成,省塘即废,但它作为东西交通要道,要这条堤塘里仍依次发展了好几个市肆,东侧有低仰堰(即低塘)、塘堰、廊厦之西,有第泗门、湖堤戚家新市。 随着大沽塘后海涂继续上涨推北。于雍正二年和十二年(公元1724年和1734年)又先后兴建了榆柳塘和利济塘。盐、渔业北移,植棉业扩大。宁绍等地的工商业者陆续于此经营,市肆更加兴旺起来,到道光年间(公元1821—1850),廊厦街市已基本形成。在东起省塘头、西至淡池头的700米长的街道上,商贾云集,百业俱兴,大大改变了原来徐家廊厦的市貌,由此,地名开始简称“廊厦”。 到了清代中后期,杭州湾海涂加速上涨。嘉庆年间(公元1796年—1820年),在利济塘(又称四新塘)北面又先后修筑了晏海塘、永清塘等堤塘四道(西侧有五道),并由山阴等地不少移民来此定居。同此,廊厦的和耕地不断增加。含地向北延伸至八塘前后,直至与周巷西三盐场和泥墩潭相接。 民国初期开始改称廊厦乡。邑中名流、清代举人杨儒鸿视“廊厦”字眼太俗,取其谐音,改为“朗霞”,自此遂有了沿用至今的地名朗霞。此中,虽曾一度实行过“村里邻闾制”,如将西干万兴路以东称为东朗村,以西称为西朗村。4 区域自1928年改为乡(镇)保甲制后,朗霞乡的幅员达40平方公里之多,从东往西,从南到北的自然村,大沽塘南有:横江、大童家(童祠)、小童家、单家、陈家、顾家(顾祠)、河东、南竹巷、七个漕、双个墙门、大村、东庄周、楼子里、励家、后房屋、洪家(洪祠)、大庙周(江东)、塘堰桥、水仓里、后墙门、许家场(许祠)、元桥头(黄祠)、郭家、半河塍、黄家路(潘祠)、姚家、东干、西干(干祠)、杨家大村(杨祠)、朗霞东中西(徐祠)三街、大房弄、淡池头、甘巷桥、应家、池头周(河东)共33个。 大沽塘后利济塘(四新塘)南有:半海池(曹祠)、湖塘头、莲花庵根、上新屋、海庄、下新屋、施家(施祠)、下半灶、洪家路徐家、西缪路、横潭、二十四湾、二十八湾、直塘头、后直塘头、小三发、邱家湾、柴场头共18个。 利济塘后有:全灶头丘、二丘、三丘、四丘;中灶头丘、二丘、四丘;曹丁头丘、二丘、三丘、四丘;许丁头丘、二丘、三丘、英生街;杨家路头丘、二丘、三丘、四丘;徐家路头丘、二丘、三丘、四丘;刘丁头丘、三丘、四丘、五丘;符丁头丘、三丘、四丘、五丘、抽斗丘等33个。合计84个自然村。 按余姚县政汇编1931年出刊的史料表述,朗霞乡有4398户,男10405人,女9093人,为19498人,耕地4.2万余亩,人均2.2亩。5 历史沿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