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环境气候宜人,风景秀丽,物产丰饶。永丰乡属丘陵山区,亚热带季温湿润气候,雨量充沛,山清水秀,四季分明。全乡耕地7360亩,竹林7599亩,其中园竹5493亩,毛竹2106亩,森林覆盖率80%以上,环境优美。境内洙溪河自北向南穿过,汇入太平湖,水力资源较为丰富,共拥有小水电站4座,装机1075KW,年最高发电量为近300万Kwh。境内盛产野生小竹笋以及小干鱼、板栗、野生葛粉、小磨麻油等名特优绿色食品。2 乡镇永丰乡在
黄山区西北部,南倚太平湖,离城区52公里,在“黄山—太平湖—九华山”黄金旅游线腹地,与青阳、
泾县相邻。全乡土地84平方公里,6880人,村级规模调整后。含4个村、56个村民小组。3 经济发展强化工业支撑作用,工业经济稳步发展。以区委、区政府工业发展年活动为契机,牢固树立“工业强乡”理念,积极鼓励本乡龙头企业在经济效益好的基础上,加大资金投入,把企业做大、做强。拥有永丰机电、
九龙木业、永丰水电、祥符铸造等多家工业企业,其中永丰机电公司是列入市考核的十七家规模企业之一。2004年永丰机电公司投入投入100多万元,研发的新型产品—液压推动器,已通过省级高新企业和高新技术产品认证。
九龙木业有限公司投入150多万元,引进婴儿童床生产项目,实现了扩大再生产,年产婴儿童床6000多张。永丰水电投入部分资金对机组进行技术改造升级,工业企业得到长足发展。 农业经济基础良好,结构调整步伐加快。投入200多万元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已完成,农业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大力实施“竹业和蚕桑”致富两大工程,全乡雷竹、小竹笋已增至4400亩,生产加工小竹笋(野生竹笋)450吨,涌现出竹笋加工户65户,农民经纪人28人,“小规模,大群体,小竹笋,大产业”的发展态势已初步形成。制定鼓励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奖励办法,涌现出造林大户、养猪大户、库湾立体养殖等一大批产业结构调整先进典型,蚕桑业、竹业、畜牧业、养殖业等多头并进,进一步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4 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丰富,位置优越。永丰乡历史悠久,除了小桥、流水、人家的独特景观之外,更多的是历史与文化的沉淀。现今境内保留了完整的清代希范堂(抗法英雄杜冠英故居)、苏氏宗祠(宋朝苏辙后人宝善堂宗祠)、海宁学舍(文坛巨匠苏雪林故居)、元代石屋—五福庙(全国仅有的一座),还有明代青山塔、希贤桥、朱熹真迹“秀荫”、三畏堂、五仙桥、和会桥等古建筑。2004年境内的苏氏宗祠与海宁学舍、希范堂被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永丰乡不仅人文旅游资源丰富,而且位置非常优越,被列为“世界自然遗产”的黄山在其东南方,西北临佛教名山九华山,东北临
泾县王稼祥故居和新四军军部旧址,南倚太平湖,并且随着澳大利亚SPG集团太平湖旅游度假区F区项目的开发建设,永丰乡可成为这些景区和娱乐场所的中心和联络点。5
安徽省历史文化名村永丰村也是
黄山区唯一的
安徽省历史文化名村,现辖20个村民组,2580人。是我国“五四”新文学元老派作家、文坛大师苏雪林的故乡,也是徽商巨擘苏锡眉的生长地,境内保留了完整的清代希范堂(抗法英雄杜冠英故居)、苏氏宗祠、海宁学舍(文坛巨匠苏雪林故居)、独特全石结构且保存依旧的元代建筑元代石屋—五福庙(全国仅有的一座),还有明代青山塔、希贤桥等众多古建筑,醇厚的民俗民风,传承千年的五福神会,使这里成为远近闻名的百佳摄影点。6 行政辖村永丰村文祥村岭上村洪田村7 数据(第五次普查数据) 11337 男5886 女545家庭户户数3579 家庭户(总)11302 家庭户男5855 家庭户女5447 0-14岁(总)2696 0-14岁男 1423 0-14岁女 1273 15-64岁(总)7705 15-64岁男 4024 15-64岁女 368 65岁及以上(总)936 65岁及以上男 439 65岁及以上女497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11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