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岗镇在
怀集县的东北部,离县城28公里;东与阳山、广宁两县交接,西接汶朗镇,南接甘洒镇,北接治水镇,省道水谷线贯通,交通极为方便是怀集
东区乡镇的经济、文化中心。 全镇273.2平方公里,耕地12082亩,山地36.6万亩,全镇设22个村委会和一个居委会,38887人。 凤岗镇北高南低,以山地为主,南部有少量丘陵。山地土质以红土壤为主,水田土质以潴育型水稻土为主。气候处于中、南亚热带的过渡气候,光热资源丰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累年平均降雨量1753毫米。有两条大河,凤岗河是该镇的主要河流。2 经济发展凤岗镇建有一个墟镇,2.15平方公里,1.2万人。墟镇内建有文化中心、集贸市场一个,各类批发、零售商铺70多间,墟镇还专门规划出商业、工业开发小区,目前工业区已建有纸厂、制鞋厂、木加工厂等工企业。3 教育状况凤岗镇对文教卫工作十分重视。目前全镇已建有中心卫生院1所,卫生分院1所,卫生站30多个,全镇有医务人员80多人。镇内设有初级中学1所,中心小学1所,完全小学22所。全镇有教师480多人,在校学生5000多人。4 自然资源凤岗镇森林资源丰富,山多地少,以林业为主,全镇已建起木薯、厘竹。茶秆竹、肉桂,白果、桐油。松脂等农林业商品基地4.5万亩,全镇活立木蓄积量达100多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78%,该镇的著名土特产有"冷瓮茶"、香茹、木耳、竹笋,较为名贵的中药材有七叶一枝花、砂仁、巴教、勾苑、鸡血藤等,还有珍稀的果子狸、穿山甲、金钱龟、过山风等野生动物。 全镇矿产资源各类较多,主要有铁、锰、铜、铋、水晶、硅、石英、云母等十多种,还有储量达2亿多立方米的花岗岩石和大量的石灰石,现生产的“春花红”、“芝麻花”等优质花岗岩石板材远销
台湾、广州、深圳、珠海等地。经国家级鉴定含有38种人体必需和有益的元素。水温达65℃。生产“蓝带”、“燕峰”等名牌矿泉水的燕峰矿泉水厂就在该镇境内。 凤岗水资源极为丰富,凤岗河总蕴藏量10万千瓦,可开发6万千瓦,全镇现利用水资源,创办镇直水电站6座,总装机2045千瓦,年发电量720万度;目前,总装机容量达5000千瓦的大型水资源开发项目银龙水电站正加紧施工,福龙、玉龙两大装机容量共8000千瓦的水电站正在筹备建设。5 民俗文化凤岗镇孔洞村在
怀集县城东部的崇山峻岭中,四面环山,风景秀丽。离圩镇18公里,与
阳山县相接,全村1108人,占地3万多亩。该村现存有建于乾隆年间的“德惠成公祠”、“观音堂”、“孔乡书院”、“成国选公堂”、“裕后楼”等建筑物,这些古建筑群对了解岭南文化,古代建筑艺术有重要的研究价值,特向上级有关部门申请,把孔洞村列为国家级文化名村。 孔洞人自中原入粤后,栖英德,上阳山,然后入怀集,五度迁居,直到明宣德年间,才认定了孔洞作为萋生地。从此以后,辟土开基立业,历经三代,至成勤珠公时与邻村一钱氏女子结为夫妻,生有数子,其中一子名叫成德惠。他自幼聪慧过人,勤劳苦练,少壮就能文善武,承继了其远祖成永珍的家传风范(成永珍在明朝洪武年间出任明朝军旅官职,驻守南雄)。成德惠深受外祖父钱维才一家的喜爱,并常驻于外祖父家中共同生活度日。钱维才的孙子合家于明朝天启年间迁往今
怀集县甘洒镇钱村定居后,将其全部田地、山林产业送给成德惠。於是成德惠就从黄石坑尾入住现孔洞村。继承接管了外祖父的产业。成德惠公随后聚妻生子、善于经营,在管理好田山产业之余,娴瑕修文习武,教子课孙。还无意中发现了沉睡于产业中地下黄金矿藏(即现在孔洞村管辖范围内上、下马?山),随即带领儿孙开采挖掘,逐渐发家致富。成为该村豪族。致富后的成德惠子孙睦桑梓和乡邻,从未忘记祖宗的遗训,勤俭持家。其后成德惠公之孙成国选,国相、国颜、国序兄弟四人合力创建了成氏祠堂(即现在的成德惠公祠)之后,又建成具有传统浓郁岭南文化韵味的建筑群:——观音堂、成国选公堂、裕后楼、孔乡书院、八角楼(又称十二生肖楼,今仅存址)等,整个布局以“德惠成公祠”、“观音堂”连片建筑群为核心,分东、西两翼,分别以“孔乡书院”、“裕后楼”为主调,沿两侧山坡呈展翅大雁状向南延伸,成“品”字结构,各座建筑形体各异,自成特色,既注重实用,又讲究美观。整个古建筑群总占地3092.69平方米,总建筑2512.55平方米,均为清未年以前建筑物。 一、“德惠成公祠”、“观音堂” 两座古建筑连在一起,在孔洞村中心位置,坐北向南,四面环山,香火旺盛,占地1252.02平方米,建筑889.35平方米。始建于乾隆年间(1640—1660年)后于乾隆四十四年鼎建。两座建筑设计独特,各有千秋。门前广场及弓形水池为公共设施,左右对称建有一小门楼。“德惠成公祠”分前、中、后三级大厅布置,祠高8.6米,大厅内东西两廊雕刻着字体清秀、笔迹精细的碑林(内容包括孔洞先人的来源、起居、家训以及成氏当时管理的山林、田地等产业。值得注意的是,成氏先人很早以前已过上了“小康”生活,碑林上清楚地刻着当时过上“小康”生活的历史依据),整座建筑的瓦檐拼封,雕刻精美,图文并茂。每一级大厅瓦顶两侧各有一个锅耳状标志造型。西边有一行人巷,再有一排“理事房”及“厨炊房”。东边有一巷(称马巷)相连入“观音堂”,而“观音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