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情况新寨乡,为
贵州省
铜仁市印江县包含的一个乡,在印江南面,东临缠溪镇,西接
思南县凉水井镇,南接思新寨乡客运站 南县天桥乡、孙家坝镇,北接峨岭镇。2010年全乡辖25个自然村,1个农村社区,285个村民组,8354户,3.5万人,其中以土家族、苗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为22476人,占的64.4%是一个典型的少数民族乡镇。2 位置新寨乡位置为东纬108°21′。在印江南面,东临缠溪镇,西接
思南县凉水井镇,南接
思南县天桥乡、孙家坝镇,北接峨岭镇。全乡交通便利。304省道穿境而过是全省农村公路“建管养运”一体化建设试点乡镇,全乡交通骨架网络基本形成。杭瑞高速公路印江县城出口和全县特色食品工业园区选址该乡小云村,新寨的区位优势日益明显。3 行政区域全乡国土196.31平方公里,耕地22784.11亩,其中田16926亩,土5858.11亩。2010年全乡辖25个自然村,1个农村社区,285个村民组,8354户,3.5万人,其中以土家族、苗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为22476人,占的64.4%是一个典型的少数民族乡镇。全乡土地肥沃,盛产水稻、玉米、红薯、洋芋、油菜、小麦、大豆等是印江的粮仓之一。有73口山塘水库,沟渠纵横,灌溉便利。设有农业中学和农科所,历来是全乡科技兴农示范地。平均海拔826米,气候和土壤适宜生产优质烤烟和优质绿茶。 25个村为:团山村、新寨村、善都村、茶园村、卷子村、干家村、雁水村、撕栗村、新坪村、后坝村、小泽村、大云社区、小云村、上槽村、黔溪村、凯望村、乐洋村、泗塘村、龙塘村、高峰村、凤和村、龙井村、板山村、蛋坡村、晋家村、陈家村4 历史文化新寨乡以重教兴学、人杰地灵、人才辈出而久负盛名。古有书写“颐和园”匾额而名噪京师的着名书法家严寅亮,传说被皇帝错杀后赐朱棺厚葬让印江人为之骄傲的大才子曹状元,今有北大文科女状元邹丹莉。5 自然资源新寨乡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砂石资源丰富,有着大大小小18个砂石厂是全县建筑用砂的重要产地。有遐迩闻名,被誉为“
贵州第一汤”的凯望温泉,常年水温在52.3℃—52.8℃,富含硅酸、硒、锌、锶等多种微量元素是稀有的优质矿泉水,具有极大的开发价值。此外,新坪的铁矿、凯望的朱砂、小泽汞矿、后坝的重晶石等蕴藏量也较为丰富,有待开发。6 历史名人清代书法家严寅亮 清代书法家严寅亮(1854-1933)清末着名书法家。名碧承,字剩庵,号碧岑,印江县新寨乡阳坡村人,严寅亮故居 又名“阳坡山民”、“武陵居士”,同治十年(1872)中秀才,入思南府学。光绪十五年(1889)赴贵阳乡试,中已丑恩科举人,授四处候补知县,次年赴京会试未中,习业于国子监,以求深造。十七年(1891)和二十一年(1895)两次参加会试未中,曾参加“公车上书”签名。二十三年(1897)后,曾主讲贵阳正本书院、铜仁铜江书院。光绪十七年九月,朝廷修建颐和园竣工,诏谕国中书法家书写颐和园匾额。严寅亮受翁同和之嘱,书就“颐和园”三字献上,慈禧欣然赏识,朱批“录用”,并破例召见。园内尚需楼台亭阁匾额18方,楹联23副,亦一并令其书写,严均以行草逸出之。慈禧甚表满意,赐以龙纹镶边的“宸赏”玉章一枚。严寅亮在国内名胜古迹处留下的墨迹甚多,成都的“杜甫草堂”、“望江楼公园”;广州的“中山公园”、“梦草堂”;
贵州黔灵山的“麒麟洞”;修文的“阳明洞”;黄平的“飞云洞”;黄果树的“观瀑亭”。他与当时善于篆刻及国画墨竹的鄢师竹(
德江县人)、善画螃蟹的龚延团(务川县人)称为“黔东三绝”。光绪三十三年(1907),以盐大使升任知县,钦加同知衔分发
四川任职。1911年辛亥革命后,曾任
贵州商品陈列所所长、省立师范教师、
龙里县知县、
贵州国学讲习所所长,省立女师、省立一中等教师。着作有《碧岑诗钞》、》《严氏家训》和拓本《剩庵墨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