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热水镇 从西汉至唐,热水全境属健为郡存马县,上隶健为、建宁、麻州等郡。两宋属东爨乌蛮磨弥殿部。元至元13年(1726年),属
云南中书行省曲靖路(府)沾益州瓮歹营、二官营。清朝属宣威州加惠里,包含10甲。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属五大区之一的保宣区。保宣区辖20保,含今落水和热水。宣德、宣慰、宣抚、宣勤4保为下4保,宣慎、宣扬、宣明、宣武为上4保,各设一分团;宣布、宣教两保合设一分团。宣德保即今落水镇黄路村。含4甲、6村、632户、1682丁、1710;宣慰保即今落水镇落水村,四甲、7村、468户、1217丁、1175口;宣勤保含今花鱼、陡沟、格依,7甲、7村、592户、1592丁、1630口;宣慎保含今阿浪、吉科、色卡,4甲、8村、397户、996丁、930口;宣扬保含今建新、热水、营沟、关营、秧草,4甲、14村,628户、2518丁、1711口;宣明保含今得德、干海、海得、黎山,5甲、22村、498户、1620丁、1606口;宣武保即今沾益菱角,6甲、23村、605户、1744丁、1685口;宣布保,即今务德镇的卜嘎等地,5甲、16村、114户、1392丁、418户;宣教保,即今沾益德泽,4甲、7村、304户、760丁、806口。民国7年(1918年),属宣
威县12个区之一西
南区。含民国元年的10保。民国21年(1932年),属宣
威县12个区之一的第八区。民国30年(1941年)属宣
威县23个扩大乡中迤述乡和热水乡。1949年后,区域变化较大。1949年4月,为全县6大行政区第四区(区域热水、落水、板桥)。1950年6月,属宣
威县第十二区,从西泽划入上述迤一片,改名为中村。含关营、热水、建新、得德、岱海、黎山、秧草、卜嘎、新华、茨嘎、响宗、述迤、柏木、窑上、格依、花鱼、色卡17个乡。1951年划出西南部的块所、菱角二乡归
沾益县管辖。1953年为宣
威县第八区。1956年划出牛栏江边太阳乡归
会泽县。1958年为热水公社。1961年为热水区。含28个小公社。1970年为热水公社。含中村、乐迤、述迤、柏木、响宗、格依、窑上、陡沟、花鱼、绿水、色卡、吉科、阿浪、黎山、海德、岱海、干海、得德、秧草、关营、热水、营沟、建兴、茨嘎、上坪、卜嘎、新华、糯嘎28个大队。1984年为热水区,划出小江以西5个大队(茨嘎、上坪、卜嘎、新华、糯嘎)并为4个小乡归
宣威市务德镇。1987年为热水乡。2003年改为热水镇。含中村、乐迤、述迤、柏木、响宗、格依、窑上、陡沟、花鱼、色卡、吉科、阿浪、黎山、海德、岱海、干海、得德、秧草、关营、热水、营沟、建新22个村民委员会,190个村民小组,154个自然村。 。 2 基础设施 截止2007年底,通过三期电网改造、三期基本烟(农)田、卫星转星调整、国债人饮等工程的建设,该镇22个村基本实现水、电、路、电视、电话五通,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持续改善。 该镇有长38.7公里的黑岱线、长50公里的虹热线两条经济主干道,累计投入资金3700余万元,全线油化黑岱线,油化虹热线12公里。境内县乡公路、乡村公路、村间道路纵横交错,纵贯全境,通车总里程419公里,交通网络相对健全,乡村公路、村间道路通行能力一般。 通过基本烟(农)田建设、土地整理和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的实施,全镇农业基础设施进一步健全,耕地有效灌溉增至72600亩,水利化程度由不足5%提升至43%,建成高稳产农田地52549亩,人均占有0.71亩。深入贯彻“小城镇大战略”方针,按照
曲靖市级重点小城镇建设要求,进一步完善集镇修编,扎实开展控制性详规工作,部分启动或即将启动关营到山脚、关营村间主干道、热水至营沟通村道路建设,初步形成了以关营为中心,外联山脚、热水、营沟的集镇规模。集镇绿化、亮化、硬化、美化工程成效明显,截止2007年底,绿化关营集镇2450平方米,安装街灯21盏,硬化街道72640平方米,建排水系统3274米,建公厕1个,集镇功能逐步健全。围绕打造集镇亮点,提高集镇品位,增强集镇带动、辐射、吸纳功能目标,启动了集镇活动广场建设工程。到2007年底,全镇建有沼气池农户2062户;装有太阳能农户346户;建有小水窖8980口;已完成“一池三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