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在我国明星市——
潜江市腹地的龙湾镇,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它建制于唐朝初年鼎盛于明代中期和末叶。有号称“天下第一台”的东周楚灵王行宫章华宫是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资源丰饶,乡土特色鲜明。是江汉平原重要的优质粮大镇、优质棉重镇、水产品强镇,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
湖北水产第一镇”的称号。 早在公元前540年楚灵王就在此设立派出机构,加强楚国东部行政管理。历史的变迁铸就了一座千年古镇,时代的发展创建了一座新型的文明乡镇。该镇129.8km2。含22个村,4.8万。2 地名来历关于龙湾镇之名的来历,有这样一个传说:相传远古以前,有一条行云布雨的苍龙,不慎失足坠于古称“龙湖镇”的龙湾镇,一具“龙烂尸”蜿曲如弓,长达七里三分,代代相传,将“龙烂尸”喊成了“龙湾司”,龙湾镇因此而得名。公元16世纪中期,历经沧桑的龙湾镇改为“龙湾市”。清朝顺治年间设龙湾巡检司。在龙湾镇东三公里马长湖畔、郑家湖边,便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区——千古闻名的楚章华台离宫和古华容城的遗址驻地。3 自然资源自然资源丰富。全镇粮食36600亩,棉花33000亩,水产46000亩。年产优质稻5万吨,棉花2万吨,鲜鱼2.2万吨,虾、蟹、黄鳝等特种水产品5000吨。依托三大资源,种植业以巨发棉业、鑫财商贸为龙头,水产业以昌贵水产、柴铺养虾为龙头,形成“企业+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产业升级不断优化。随着产业基础的巩固,已培育出一批支柱企业,中明陶瓷、远龙纺织、同诚制衣、鑫财商贸均实现年产值过亿元。4 位置位置优越。该镇在
潜江市西南,离市区34公里,318国道和宜黄高速公路在镇北擦肩而过,襄岳二级公路贯穿全镜,拖运路与其在境内交会。便捷的交通网路为该镇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邮政通讯发展迅速,人流、物流、信息流快捷发达,电力资源丰富,食宿娱乐设施齐全,民风淳朴,社会安定。城镇建设实现“四化”(绿化、亮化、美化、净化),城镇品位进一步提高,承载能力大大增强。5 旅游资源旅游资源独特。闻名中外的楚章华台遗址在境内,“层林尽染”、“香樟滴翠”、“柳浪闻莺”等十大古景错落有致。章华台是龙湾古代历史文明的重要标志,显示出龙湾深邃的文化底蕴,现已被国家文物局列为
湖北省四大保护遗址之一,成为准国保单位。这里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到龙湾既可寻古揽胜,又可观光旅游,更可投资兴业。6 经济发展经济充满活力。龙湾从远古的楚国一路走来,已展现出其不朽的伟绩,在改革开放的今天,龙湾社会经济更是蓬勃发展。2008年全镇完成工农业总产值19.3亿元(其中农业产值7.3亿元),同比增长15.5%;工商各税198万元(其中地税70万元),同比增20%;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553万元,同比增34%;农民人均年纯收入达到了4952,同比增13%。2011年全镇完成工农业总产值22.9亿元;工商各税600万元;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0000万元;农民人均年纯收入达到了7648元。全镇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人民安居乐业,从政治上、组织上、经济上为建设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共谋龙湾发展,诚邀天下客商。我们热切希望与外资企业开展广泛而紧密的合作,热忱欢迎更多的客商朋友来龙湾投资兴业。我们将以一流的环境,一流的服务,为投资者提供大显身手的舞台。7 历史文化历史名人及乡土特色。龙湾,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它建制于唐朝初年鼎盛于明代中期和末叶。有号称“天下第一台”的东周楚灵王行宫章华宫是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龙湾是一块红色的土地。抗日战争时期,贺炳炎、廖汉生、吴云鹏等革命领导人,在龙湾地区领导广大军民一面抗击日寇,一面开展生产运动。解放战争时期,革命烈士刘赤生在这里组织群众清匪反霸,壮烈牺牲。土地革命时期,龙湾留下了贺龙、段德昌、关向应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足迹,他们领导龙湾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谱写了一曲曲红色土地上的赞歌。 龙湾,资源丰饶,乡土特色鲜明是江汉平原重要的优质粮大镇、优质棉重镇、水产品强镇,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
湖北水产第一镇”的称号。
潜江市龙湾镇(11张) 8 领导分工刘 刚:党委书记、人大主席。主持党委、政府全面工作,侧重工业经济、招商引资工作。 从进军:党委副书记、镇长。协助书记抓好党委全面工作,主持政府全面工作,侧重农业农村、城镇工作,负责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经济效益目标考核等工作。 杨 盛:党委副书记、政协联络处主任。主持政协日常工作,牵头文化、旅游、武装、第三产业发展、龙湾遗址开发、信访、应急、政法、610、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工作,负责财经、财贸、计划、统计、机关等工作。 刘高丽: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牵头人大、党群党务、招商引资、工业经济、安全生产、计划生育、民政等工作,负责纪检、监察、工会等工作。 郑绍金:党委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