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 莲花镇,在
秦安县东北45公里清水河下游,在秦安、庄浪、静宁三县交接处, 秦安莲花镇 。 是古“丝绸之路”进入甘肃的第二重镇;元明清时期为“东西大道”和“南北大道”的交汇处,有“旱码头”之美称。明代莲花镇位居全县四大镇之首,清居八大镇之首,如今除兴国镇外是乡村第一大镇。 莲花镇 古镇由来 莲花镇古名莲花城是一座有着古老历史的文化名城。 话说“莲花” 《纲鉴易知录》中云:伏羲氏太昊之母居于华胥之诸,而生帝。“华胥”就是扶渠是莲花的古称。这个地方现在
甘肃省成纪,它的北面至今还有个莲花城。 《神话考古》(陆思贤著)中云:华、花一字,华胥应是远古民族或部落的女酋长。司马贞《补史记·三皇本纪》中云:太昊包羲氏,风姓,代燧人氏继天而王。母曰华胥,生庖牺于成纪。 可见,“华胥”有两种说法。一为伏羲之母,人名;一为伏羲之母居住的地方,地名。《中华词典》对“胥”的古义解释是:小官吏:~吏。里~(一里之长)。钞~(管抄写的小官)。又参照“‘华胥’就是扶渠是莲花的古称。”之说,可见,“华胥”在古人的心中是花中之冠、人中之王。莲花又名芙蓉古称扶渠(芙蕖)是圣洁高雅之花,故有“一朵莲花一净土,一叶菩提一如来。”之言。从而可以说,不管是以“华胥”为地名,还是为人名,都是古代人们由花赋予部落酋长的崇敬之心,表现出人们的爱戴之意。 伏羲之母“居于华胥”还是她“名曰华胥”,这个无需定说,但“华胥”(莲花)象征地位之高、能力之大近乎神灵的这种意识却在古人心中日趋明显,从而在生活中逐渐成型定论。 这一点还与古代人们的生殖崇拜有关。郭沫若在《释祖妣》一文中认为,花朵乃是女阴的象征。崇祀植物是古人生殖崇拜的一种表现。《山海经与世界文化之谜》(宫玉海著)中言:华夏民族的先祖都与“华”(即花)有关系……花对于华夏民族生成及信仰有密切关系。在
宁夏贺兰山岩画图腾中,植物花图形只莲花一种,由花冠、花托、或花梗组成,花瓣3至5瓣,下有托叶。可见古代人们为了求得“种”的繁衍与昌盛,扩大人类自身的生产,便产生了炽热的生殖崇拜。而这种崇拜主要就是对花——莲花的崇拜。2 纯天然果品基地冯沟村是莲花镇最大的村,有5029人,耕地5237亩,苹果园达4030亩,其中挂果3505亩。一年来,冯沟苹果专家大院指导果农先后引进、示范、推广新红星等苹果新品种10多个,
秦安县莲花镇 新建优质果园700多亩,建成家庭微型保鲜库150座,大力推广苹果套袋技术,累计完成果实套袋4000多万个。通过专家大院,聘请果树专家到村里开展科技培训4期,扶持发展苹果生产示范大户90多户,协调成立了64名果树能手、经纪人、法人科技特派员参加的冯沟村果品协会,组建了果品公司,建立了苹果质量追溯体系。加大果品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力度,先后注册了大地湾桃、大地湾梨、大地湾富士、大地湾新红星、大地湾金冠五个大地湾绿色系列果品品牌。随着果品产业链的延升,这些果品品牌已经成了冯沟村的一张“名片”。3 行政区划莲花镇在
天水市北端,
秦安县东北部,在静宁、庄浪、秦安三县的交汇地带,交通便利,商贸繁荣,素有“旱码头”之称,历来是
秦安县三大集镇之一。全镇辖26个村,88个村民小组,9680户,43104人,有卫生院2所,中小学28所。总区域94.5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63509亩,果园29760亩。2009年底农民人均纯收入2655元,2011年底农民人均从收入3331元。现有党总支2个(冯沟党总支、好地党总支),党支部34个,其中村党支部26个,镇属单位中建有支部7个。全镇共有党员970人,其中男891人,女79人。4 城乡一体化建设工作2010年
天水市城乡一体化建设工作会议召开以后,莲花镇被确定为全市城乡一体化建设16个试点镇之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根据市、县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总体要求,按照“突出小城镇建设带动战略,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工作思路,我们主要在城乡发展规划、基础设施建设、支柱产业培育、社会事业发展等方面“夯基础、强措施、建机制、优服务”,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效。莲花镇新建办公大楼 建立起了城乡统筹全面覆盖的规划体系 一是在2010年之初,镇政府委托兰州大地勘察测绘工程有限公司,对川区6村9平方公里范围内的地形进行了实地测绘。在此基础上由兰州大学城乡建设设计院制订完成了《莲花镇城乡一体化发展总体规划》(草案)。该规划将莲花镇城区的建设范围界定为以上河、莲花两村为主,逐步向仁义、桑川、冯沟、郭河等村扩展延伸的发展格局。根据功能区分:镇区西面与庄浪相接处为工业园区;镇区西北侧下稻地为商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