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张掖市山丹县在
甘肃省河西走廊中部是
张掖市的东大门。东接永昌,南接
青海、北接
内蒙古阿拉善右旗,南北长148公里,东西宽89公里,5402平方公里,耕地85.7万亩,常年耕种46万亩。海拔1550-4441米,地势三面环山,东南高,西北低,属大陆性高寒半干旱气候是一个半农半牧县。 山丹原名删丹,历史悠久。据《
山丹县志》载,删丹古城在焉支山谷地近钟山寺处,"以晓日出映,丹碧相间如'删'字又名删丹山,而县以此得名。"山丹秦时为月氏地,汉初属匈奴,后由骠骑将军霍去病收复,为张掖郡所辖。隋初改为山丹卫,清代改置
山丹县,属甘州府。建国初属武威专区,1955年后属张掖专区,2002年属地级
张掖市。 县内旅游资源丰富,主要有焉支山森林公园、山丹军马场等自然风光和汉明长城、大佛寺、艾黎捐赠文物陈列馆、艾黎与何克陵园、长城文物陈列馆等人文景点。 社会事业发展迅速。1998年建成全省文化先进县。广播、电视覆盖率分别达到90%、96%。有中、小学152所,幼儿园35所,教师进修学校1所,在校学生30673名,适龄儿童入学率99.87%。2001年科技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达到44%。共有卫生(防疫)院所19所,县城有县医院、中医院、防疫站、妇幼保健站,农村乡乡有卫生院、村村有卫生所。全民健身活动不断深入,1997年被国家体委命名为全国群众体育活动先进集体,1998年建成全国体育先进县。 2001年全县国民生产总值11.1亿元,其中第一产业2.61亿元,第二产业4.1亿元,第三产业4.39亿元,农业增加值2.34亿元,乡及乡以上工业增加值0.49亿元,财政收入4828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09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847元。历史焉支山,一名删丹山,亦曰删丹岭,汉因置删丹县。后删丹讹为山丹,有山丹河,出县南祁连山麓,即《禹贡》中的弱水。北魏改为
山丹县。 2000年
山丹县辖4个镇、7个乡。根据第五次普查数据:全县191158人,其中各乡镇(人):城关镇26095清泉镇30949位奇镇23744霍城镇19829东乐乡13820红寺湖乡899陈户乡21797老军乡7543李桥乡9397花寨子乡8777大马营乡10634马场虚拟镇17674 历史 山丹原名删丹,历史悠久。据《
山丹县志》载,删丹古城在焉支山谷地近钟山寺处,"以晓日出映,丹碧相间
山丹县'删'字又名删丹山,而县以此得名。"山丹秦时为月氏地,汉初属匈奴,后由骠骑将军霍去病收复,为张掖郡所辖。隋初改为山丹卫,清代改置
山丹县,属甘州府。建国初属武威专区,1955年后属张掖专区,2002年属地级
张掖市。 县内有93922部队、山丹培黎学校、中牧公司山丹马场、山丹农场、山丹煤矿、山丹粮食中转储备库、山丹焦化厂、张掖地区山丹水泥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东水泉煤矿等省、市、军队驻丹单位和企业。2 地理环境
甘肃省张掖市山丹县在
甘肃省河西走廊中部,东接武威,西接张掖,南接
青海,北接
内蒙古。3 行政区划全县辖7乡4镇: 清泉镇、位奇镇、霍城镇、东乐乡、陈户乡、老军乡、李桥乡、大马营乡;山丹农场、中牧公司山丹马场。,115个村,4.2万户,20.33万人,其中农业14.7万人。有汉、回、藏、满等12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792人。4 经济县境内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的有煤(储藏量4亿吨)、硅石(储藏量5838万吨)、高岭土(储藏量8600万吨)、铁矿石(储藏量80.34万吨)、白云岩(储藏量7300万吨)、石英沙(储藏量50万吨)等10多种。工业起步较早,已初步形成建材、化学、铸造、采矿、轻工、加工等六大工业支柱。主要工业产品有水泥、机制砖、花岗石板材、耐火材料、石油钻井泥浆助剂、腐植酸磁化肥、炭黑、陶瓷、白酒、植物油等。 山丹种植业以粮、经、饲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小杂粮等,15万亩左右;经济作物有油菜、啤酒大麦、脱毒马铃薯、亚麻、瓜菜、中药材等,25万亩左右;饲草以毛苕子、苜蓿为主,6万亩左右。初步形成了油料、专用小麦、啤酒大麦、纤用亚麻、脱毒马铃薯、中药材、砂田西瓜等主导产业。林地保存80万亩,其中经济林6万亩。粮油总产量8000万公斤左右,果品总产量400万公斤以上。畜牧业以养羊为主,牛、羊、猪、鸡饲养量分别为1万头、50万只、6万口、50万只。5 旅游艾黎与何克陵园 艾黎与何克陵园在
山丹县城南山丹
河北岸,南关小学西北角,占地2625.78平方米。艾黎与何克陵园原为何克陵园,始建于1945年7月,1979年重建。艾黎生前视山丹为第二故乡,艾黎逝世后,0
山丹县委、
山丹县人民县0为纪念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于1986年开始扩建了陵园,陵园为仿西式建筑。园内原有何克先生纪念碑亭一座,扩建时竖起了艾黎与何克的两座高大的墓碑,并有党和国家第二代领导人-题词的“伟大的国际共产主义战士永垂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