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北院门街道在西安城内中心,2.66平方公里,8.1万人。含12个社区。钟鼓楼广场有明代所建钟楼、鼓楼是西安的标志。化觉巷清真寺是西安最大的伊斯兰寺院。北院门仿古一条街,保持明清建筑风格。古迹还有城隍庙、西门安定门和西南城角登城马道。 简单概括 北院门街道是在2001年由原北院门街道、西大街街道、庙后街街道合并而来,东起北大街(钟楼),西至西门(护城河),南到含光门,北止西五台。区域2.66平方公里,1000余个驻地单位。含管19个社区,9万5千多人,其中少数民族三万多人(主要是回族群众)是全市和全区唯一的回族聚居区(主要分布在化觉巷、红埠街、学习巷、洒金桥等社区)。 北院门原为唐皇城一部分是1900年清慈禧太后与光绪帝避难西安时的行宫驻地;宋代京兆府、元代奉元路、明清西安府、清代
陕西巡抚衙门、民国时期的关中道,建国后的
西安市人民政府等行政机构均设在辖境。 区域资源丰富,分布着明代时期的钟楼、鼓楼,还有元、明时期的伊斯兰教清真寺(现有清真寺11座)、佛教庙宇西五台、道教庙宇都城隍庙、天主教南堂和封建科举考试的“贡院”遗址以及历史民居等。北院门是清末、民国到解放初期商业繁华地区,沿街建筑如今基本保持明清民居的格局,北院门回坊文化风情街的开街赋予了其更加浓厚的民族特色。区域内具有百余年历史的“德懋恭”水晶饼,“辇止坡老童家”的腊牛羊肉,久负盛名的“同盛祥”牛羊肉泡馍馆,还有驰名的民族风味小吃等等。 已拓宽改造的北大街、西大街、西华门和正在拓宽改造的洒金桥大街及改造后的回坊历史街区都将成为西安和莲湖的政治、经济、文化、旅游的新靓点。2 行政沿革1955年设北院门街道,1958年更名庙后街街道,1960年复为北院门街道。1960年改为莲湖公社北院门分社,1962年改为北院门公社,1966年改名红卫区革命街公社,1972年复改北院门公社,1978年复为街道。1996年0.8平方公里,6万人。含北大街一、北大街二、二府街、红埠街、西大街一、西大街二、西大街三、社会路、社会一路、社会二路、北广济街南段、北广济街北段、麦苋街、大皮院、小皮院、西羊市、化觉巷、北院门、西华门、粮道巷20个居委会和中医研究所、市政府、省二轻工业厅3个家委会。 1955年设城隍庙后街街道,1960年改名莲湖公社庙后街分社,1962年改名为庙后街公社,1978年改街道。1996年1平方公里,3.1万人,其中回族0.8万人。含光明巷、建华西、建华东、庙东、庙西、大学习巷、小学习巷、小学习巷南、小学习巷北、西仓东、西仓西、小麦市街、酒金桥、新寺巷、东举院巷、西举院巷、枣慈巷、北马道巷、西城坊、香米园南、香米园北、香米园22个居委会和市儿童医院、化工研究所、建国公园招街所3个家委会及安定村。 1954年设西大街街道,1960年合并南院门、南大街、西大街3个街道为
碑林区南院门公社,1962年恢复原建制划回
莲湖区,1966年改反帝公社,1978年恢复西大街街道。1996年0.9平方公里,3.4万人。含西大街第四、西大街第五、西大街第六、琉璃街、四府街南段、四府街北段、梁家牌楼、桥梓口、红光街、甜水井街、北夏空什字、菜坑岸、白鹭湾、龙渠湾、五星街、东梆市街、冰窖巷、报恩寺街、西甜水井、火药局巷、双仁府21个居委会和服务公司、市人民银行、西安晚报社3个家委会。 庙后街街道、西大街街道并入北院门街道。2002年辖社会路、化觉巷、红埠街、二府街、庙后街东段、庙后街西段、学习巷、洒金桥、举院巷、贡院门、香米园、北马道巷、白露湾、迎春、龙渠湾、夏家什字、双仁府、四府街、五星街、桥梓口20个社区和安定村(现属青年路街道)。3 历史面貌街道自50年代即开展生产自救,组织贫民、无业人员从事临时性加工生产。60年代,组织街道闲散人员办起五金、化工、医药、服装、废品回收加工等企业。1975年有19个企业上交区管。1990年有街道企业90个,从业人员1719人,经营总收入3381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717万元,上交税金283.8万元,实现利润59万元。至1993年有街属企业38个,职工590人,总收入4361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994万元,上缴税金488.8万元,实现利润75.7万元。 街道重视做好民族工作,多方支持回民中学、回民小学办好学校,帮助适龄儿童入学;先后办起
西安市第一所民族幼儿园和三所民办幼儿园,加强少数民族儿童学前教育;1990、1993年两次人民代表选举,所选少数民族代表占辖境代表总数的34%和36%;街道党委重视培养和使用回族干部。1993年街道办有回族干部15人,在12名各类领导干部中,回族领导干部占三分之一;街道办充分发挥回族经营饮食、运输和旅游纪念品的传统职业优势,民族风味小吃在北院门、麻家什字、大皮院、西羊市、麦苋街,摊店遍布,形成饮食街。化觉巷清真寺周围,形成旅游工艺品一条街。民族经济发展,改善了回民生活,1987~1993年辖境有30名穆斯林赴麦加朝觐。 在社会事业方面,普法工作成绩突出,1992年司法干部王炯亮获中宣部、国家司法部、中央广播电台和中央电视台联办的“全国百家法制城市擂台赛”活动组织奖和
陕西法律广播培训教学管理先进个人称号;因拥军优属工作成绩显著,1992年5月,街道被市政府命名为“双拥模范街道”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