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历史
三原县鲁桥镇在县城北,与城关镇近邻。全镇30平方公里。含18个村, 91个村民小组,2.6万人,其中农业24598人,耕地30476亩。鲁桥镇原名“桥头镇”,因驻地有“鲁班桥”而得名,本镇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鲁桥镇始建精于秦汉,形成于魏晋,至明末清初,呈现繁荣,商贸极其活跃,有 500多户、2000多人从事商贸,50多个行业各领风骚,商贸云集,一片繁荣。鲁桥镇历史文物古迹众多,唐太宗李世民与美丽村姑奇遇佳话就发生在该镇楼底村楼底桥;推崇理学,培养出一大批近代仁志士的正谊书院;清代慈禧太后干女儿安吴寡妇旧居---孟店 民宅;爱国名将杨虎城将军行墅---靖国花园等名胜依然风采奕奕,点缀在鲁桥这块广博的大地上。2 乡镇:鲁桥镇耕地达到3万余亩,其中蔬菜1.69万亩,杂果1000亩,粮田1.3万亩;存栏奶牛、肉牛160余头,猪5000余头,鸡10万余只;工业生产总值1.45亿元,人均纯收入3945元,鲁桥镇是远近闻名的蔬菜大镇,不论从所处方位和种植品种及规模上都堪称“白菜心”。“三菜一粮”间套复种模式,效益可观,被命名为“鲁桥模式”。蔬菜主导产品以精细菜西红柿、辣子、茄子、黄瓜、为主。常规菜有大葱、白菜、莲花白、菜花、洋葱、芹菜等。鲁桥镇被
陕西省农业厅认定为“万亩无公害农业产品基地”。本镇驻地有初级中学1所、小学6所,有国税分局、地税所、交管站、信用社、工商所、供电站、邮电所、派出所等单位。3 历史面貌该镇属于镇建制的集镇,原为泾阳东北乡,1956年划归本县。在县城北7公里处,为鲁桥镇政府驻地。因引清渠水穿镇,镇内有一石桥,为元代黄冠道人鲁班所修,故取名“鲁桥”,建立集市约在明末。 建国前,镇内有十字形4条大街,24条小巷,一明一暗两条水渠。有小学2处,戏台5座,城墙、城门楼俱全。北门外二级台地有正谊书院和清凉寺,建筑宏伟、层次分明,隐于翠柏丛中。镇设52个行业,其中工商业392户,摊贩152户,从业1900人,农业占2%,农历二、五、八逢集,上集人数5000多人次是泾阳、三原结合部的重镇。 建国后,随着各项经济活动、经济生活受国家计划的制约,行业减少至24个,工商业户减少为232户,摊贩减为98户,大部分私营工商业、手工业者、小摊贩改业务农。城墙城门、正谊书院、清凉寺,年久失修,相继拆毁。穿镇水渠填平改道。道路宽窄不整,高低不平,群众称:“晴天扬灰路,雨天水泥路,雨过三天整,街道行不通。” 1979年改革开放以来,该镇认真贯彻小城镇建设的方针,一度萎缩的镇容日益繁荣,镇貌大为改观。1990年镇区1.1平方公里,东、南、北三条大街拓宽、铺油,主街宽18米,人行道5米,共铺油路1284米,铺设排水管道1940米,安装路灯48盏,整修电力、电讯线路1200米,兴修环城路2570米,埋设供水管道,引进了供生产、生活用的自来水。原正谊书院旧址(现为正谊中学),建起5800平方米的三层教学大楼。随后又投资60万元,全面改造镇内14条街巷,新建街面二层以上楼房3.20万平方米,新修水泥路面2400米,进一步完善了镇内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1987年该镇被评为全国小城镇建设试点先进单位。 镇区6028人,镇内有6个村,农户894户,3929人,耕地3993亩,人均耕地1.02亩。居民108户,657人。企事业单位29个,职工492人。1985年工农业总产值616万元,其中工业产值99.02万元,农业产值516.93万元,人均收入430元,从事工、商、建筑、运输、服务的个体户、联营户、合作企业及新的经济联合体共266个。其中开设门面的有58户,年工商贸易额1100万元,提交工商税35万元。4 领导分工李学军党委书记,主持党委全盘工作,负责武装、干部人事工作。任永斌党委副书记、镇长,主持政府全盘工作。负责计划、财政、农经、统计工作。 联系国税所、地税所。 杨运涛人大主席,主持人大主席团工作,分管政法、民政工作。联系派出所、殡仪馆。 王刚党委副书记,主持机关工作。负责组织、宣传、共青团、妇联、老干、工会、 政协、统战工作。联系电管站、清凉寺。同建国 纪委书记,负责纪检、信访稳定工作。联系供销社。樊守建 武装部长、党委委员,主持武装部日常工作,负责城建、环境卫生、土地、“双创”工作。 联系土地所、信用社。张 钊 副镇长,负责企业、招商引资工作,分管安全生产工作,协管新农村建设、通村路建设工作。联系工商所、粮站。 李 磊 副镇长,负责农业、林业、水利、道路、新农保、劳务输出、农技、农机新农村建设工作。联系交管站、清惠局、水管站、超限站。 郭婷婷 副镇长 负责农村新合疗、新型居民养老保险、教育、卫生改厕、政府网站建设、协助王刚同志做好党建工作。5 镇辖村情鲁桥镇包含18个村: 孟店村、南权村、北权村、东里村、东里东村、东里西村、武家村、楼底村、北坡村、东沟村、西街村、南街村、东街村、峪口村、坊南村、吴家道村、惜字村、民联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