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情夏庄镇(Xiazhuangzhen)在冀鲁两省 。 交接,在
故城县县城东北,离县城20.9公里。镇东部、南部与“九达天衢”之称的鲁西北重镇
德州市相接,北部同
景县相邻。离京沪、石德铁路8公里,离京福高速公路5公里,邢德公路横穿镇而过。镇政府驻夏庄村。全镇79.9平方公里,3.66万人。含46个村。2 行政区划夏庄镇辖46个村委会:夏东、夏北、夏西、大化、小化、袁庄、潘庄、田庄、河沟、滩头、洛庄、第七、第九、杨坞、坟台、四新、瑞谷、小沼、丁庄、胡塘、头屯、王桑营、曹桑营、袁庄二、芦家圈、东王庄、东马庄、大刘庄、小刘庄、东魏庄、
河北涯、丞相营、罗小营、东杨庄、大曹庄、小曹庄、大第五、小第五、东第三、西第三、庄子刘、型谷庄、东殷庄、龙凤店、徽王庄。区域代码代码 131126101:~20夏东村 ~202 夏西村 ~203 夏北村 ~204 龙风店村 ~205 罗小营村 ~206 徽王庄村 ~207 河沟村 ~208 型谷庄村 ~209 庄子刘村 ~210 大化村 ~21小沼村 ~212 丁庄村 ~213 东马庄村 ~214 瑞谷村 ~215 王桑营村 ~216 曹桑营村 ~217 丞相营村 ~218 东杨庄村 ~219 坟台村 ~220 滩头村 ~22小化村 ~222 袁一村 ~223 袁二村 ~224
河北涯村 ~225 第九村 ~226 第七村 ~227 大第五村 ~228 小第五村 ~229 芦家圈村 ~230 东第三村 ~23西第三村 ~232 杨坞村 ~233 小曹庄村 ~234 大曹庄村 ~235 西殷庄村 ~236 东殷庄村 ~237 小刘庄村 ~238 大刘庄村 ~239 四新村 ~240 潘庄村 ~24骆庄村 ~242 胡塘村 ~243 魏庄村 ~244 田庄村 ~245 东王庄村 ~246 头屯村3 历史沿革1958年成立夏庄公社,一度划属
吴桥县。1983年改乡。 1996年袁庄乡并入。 1997年79.9平方公里,3.5万人。含夏庄、夏北、夏西、丁庄、瑞谷庄、东马庄、小沼、小化、滩头、坟台、刘庄、大化、河沟、王桑营、丞相营、东杨庄、型谷庄、徽王庄、龙凤店、罗小营、曹桑营、袁庄一、袁庄二、
河北涯、第七、第九、大第五、小第五、芦家圈、东第三、西第三、杨坞、小曹庄、大曹庄、西殷庄、东殷庄、小刘庄、大刘庄、四新、潘庄、骆庄、胡塘、东魏庄、田庄、东王庄、头屯46个村。后撤乡设镇。夏庄镇 4 经济发展全镇交通条件相当便利,位置十分优越。在工业上,现在各类大中小企业500多家,有省级重点项目区1个,省级重点项目1个,市级重点项目3个。在社会公益事业上,全镇有乡级中学2处,中心小学9处,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乡级卫生院2所,文教卫生事业蒸蒸上。本镇有固定电话5000多部,有移动通讯塔3座,通讯发达。2003年夏庄镇先后被
衡水市评为“市级文明单位”、“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单位”、“三五普法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连续3年被县委、县政府评为经济综合实力强镇。5 名称由来为何叫夏庄这个名字?这是为了纪念一位教学先生而起的。据《
故城县志》载,据明朝万历六年二月所立夏光显墓碑碑文称:该村有一位教书先生,姓夏名光显,在其所教学生中,有三名进士及第,足显其教学成绩显著,一时夏先生之名位冠儒林,受到敬重,家乡人民为纪念夏光显,故将村取名夏庄镇 为夏庄。这又是村名的一个来源——因人而异。还有一个典例“大炮吴家庄”。在
枣强县城南吴家庄,曾有一个叫吴英俊的人,他学得一身好手艺,翻砂铸造,铸件精良,名扬四方。在鸦片战争时期,英军舰艇无理进攻我沿
海城市,故急需铸造岸防大炮,保定府官员与地方士绅遂与吴英俊商议让其铸炮。吴英俊出于爱国热情,欣然受命,连夜奋战,经反复试验,终于铸成了可装火药120公斤,射程40公里的大炮。吴英俊名声大振,有人给其起绰号“吴大炮”,村名由此而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