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镇是
始兴县城驻地是始兴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墨江下游,在
始兴县小平原北面。 。 2 自然状况地势平坦,气候温和,属亚热带季风型气候区,年平均温度19.6℃,平均年降雨太平镇墨江平湖 量为1468毫米。镇内有丰富的水力资源和森林资源 ,全镇土地170多平方公里,其中山林18万亩。含16个村4个社区居委会,全镇5.7万人。2000年通过了省农村小康达标验收是省府确定的268个中心城镇之一。3 历史沿革太平镇是座古镇,建制于宋朝淳熙四年(公元1177年),郡守黄邵迁至陈坊(今县城范围),元朝元贞元年(公元1295年),迁治于县东北陆源(今陆源井下李屋),明朝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复迁陈坊为县治。 明朝天顺四年(公元1460年)开始构筑土城,成化十一年(公元1475年)筑石砖城。清朝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墨江河道改经罗所,此处日渐成一大坝地,顺治十六年(公元1659年)建回龙圩,与县中心坝相对,为繁荣太平,遂约定俗成太平圩。1929年为适
应县城的政区管理改为太平镇。 1949年9月解放后,属城关人民政府,1953年5月成立太平镇人民政府,1958年2月改为太平镇人民委员会。9月属卫星人民公社,12月始兴并入南
雄县,属南
雄县之一镇,1960年10月恢复
始兴县建制,太平镇改称为城镇人民公社,1966年10月改为红旗镇人民公社,1981年4月复名太平镇人民政府,1989年3月与城郊乡合并为太平镇人民政府。104平方公里,城区3.5平方公里,主要街道有25条,总长7.34公里。4 行政区划行政区辖瑶村,沙水,乌石,白石坪斜潭,城郊,城北,狮石下,东湖坪,罗围,浈江,新屋场,东郊,教场下,石俚坝等15个村委会,141个经济社,一个居民委员会,全镇有4482户,17108人,其中农业15875人。 经济状况 2006年全镇工业农业总产值达1.68亿元,农村人均纯收入3600.5元。 旅游发展 旅游业蓬勃发展。东湖坪客家民俗文化村全面展示了始兴客家人200多年的历史文化,每年吸引了大量海内外旅客前来观光考察,成为粤北旅游界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罗围汉代古城堡以其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 名胜古迹有汉代古城堡遗址,在太平镇罗围村,1989年6月被列为省重点文物保护点。还有现在始兴中学内的大成殿;墨江艺苑古迹,天子地石书房,丹凤山公园等。5 人民政府介绍
始兴县太平镇是
始兴县驻地,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
始兴县中北部,东与顿岗镇相连,南与城南镇隔江相望,西与
仁化县近邻,北接马市镇。在墨江河下游,浈江河纵贯其中,水力资源丰富。国道323线与省道S244线贯穿全境,墨江、浈江两河交汇,水陆交通十分便利,全镇实现了村村通公路。2001年12月原北山乡撤并太平镇,2005年2月原江口镇撤并太平镇。全镇283.3平方公里,山林33.2万亩,耕地14668.2公顷。含18个村委会,6个居委会,6.4万多。2009年全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08924万元,同比增长9%。其中,工业建筑业产值86425万元,增长11%;农业产值22499万元,增长7.2%;一般财政预算收入802.7万元,增长27.4%;农民人均年纯收入4922元,增长12.5%。全镇社会和谐稳定,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 太平镇具有悠久的历史,一直是
始兴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太平镇之名由其而来。解放初期命名为城关镇,1966年改称为红旗镇,1974年又称太平镇。1989年1月并入城郊乡,统称太平镇至今。 太平镇气候温和,雨水充足,适宜种植水稻、西瓜、早春辣椒、蚕桑、黄烟是该镇五大支柱产业。近几年来,该镇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支柱产业,采取“上片种烟、下片发展蚕桑,县城周边地区发展水果、蔬菜业”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