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屏显示
当前位置:卫星地图 > 广东省 > 河源市 > 紫金县 > 南岭镇

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南岭镇卫星地图


南岭镇在县境东南端,东接陆河县,南连惠东县,北与五华县交接,西与苏区、洋头乡毗连。乡政府驻地南岭圩,西北离县城60公里。 南岭因在本县南陲,且多高山大岭而得名,明清时属琴江都南岭社(约)。民国18年(1929年)起属第三区南岭乡,民国34年属琴南乡。建国初属第五区(龙窝),1952年5月属第四区(炮子),1957年12月设南岭乡,1958年10属苏区公社,1961年4月分置南岭公社,1963年3月更名为苏南公社,1981年1月复称南岭公社,1983年9月撤社改区,1987年4月改称南岭乡。 地势南高北低,四周高山连绵,中部、西北部成盆地状,山地占全乡的91%。东南部武顿山为最高峰,海拔1233米。源天武顿山的南岭河自南向北流经乡境,流入苏区、洋头,汇入琴江,成为韩江发源地。北回归线从境内文笔峰尖经过。气候温凉湿润,年均气温19.7℃,降水1827.7毫米,无霜期290天。森林、药材、矿产、水力等资源丰富。其中香菇、山耳、山楂、山莨、蜂蜜、咸菜及灵芝等土特产畅销县内外。 经济以农业为主,有水田0.81万亩,大部为山坑田。建国后,全乡进行综合治理,改善耕作条件,初见成效。1988年水稻播种1.27万亩,总产0.35万吨;各类水果0.44万亩,总产333吨。乡办企业主要有装机容量1050千瓦的榴坑水电站及咸菜厂。商业主要集中在南岭圩。至1988年全乡有集体商业门店50余间,个体工商户75户。有苏磜公路,车辆通县内外,各村通拖拉机。 文教卫事业,至1988年有初中1所,小学9所,在校中学生270余人,小学生1400余人,教职工近100人;还设有乡文化站、广播站、卫生院、电视差转台及3个电影放映队。 乡境山高林密,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向为屯兵之地。南宋文天祥曾驻军于此。明代在此筑通判府城。1927年起,工农革命军及国民党军均驻过此地。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全乡人民作出了重大贡献和牺牲。建国后,有24个自然村被评划为革命老区,人民政府在经济上给予扶助。名胜古迹有紫金县第一高峰武顿及文天祥题写的“甘泉胜迹”碑刻等。 【简述】 南岭镇在县境东南端,东临陆河县,西接苏区,南与海丰县近邻,北接洋头镇和五华县登輋镇。其前身是1961年4月设立的南岭公社,1963年3月更名为苏南公社,1981年1月复称南岭公社,1983年撤社设区,1987年4月改为南岭乡,1993年10月改称南岭镇。该镇是重点老区镇之一,离县城60公里,省道紫(金)陆(河)线、紫(金)海(丰)线贯穿境内,区区通公路。自然环境优美,有紫金县第一高峰武顿及文天祥题写的“甘泉胜迹”碑刻等名胜古迹。1998年包含1个居委会和8个管理区,总户数2672户,15839人,100.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585.1公顷。 经济以农业为主。1990年以来,不断改善耕作条件,推广良种和先进耕作技术,粮食产量逐年提高。1998年农村人均纯收入2348元,比1989年增长3.27倍。镇内森林、药材、矿产、水力资源丰富,香菇、山耳、蜂蜜、咸菜及灵芝等土特产畅销县内外。 【农业】 1989年全镇有水田407.4公顷,1990年起镇府积极实施农田保护措施,大力推广杂优稻等优良品种和塑料软盘育秧抛秧技术。1998年塑料软盘育秧773.3公顷,播种优良品种733.3公顷,分别占全年水稻播种的91.3%和86.6%,当年水稻平均1/15公顷产量403公斤,粮食总产达5972吨,单产和总产分别比1989年增加101公斤和1546吨。在稳步发展粮食生产的同时,大力发展“三高”农业,创办了以“优质水果种植、淡水养殖、禽畜饲养、反季节蔬菜种植”为主的综合性农业商品生产基地,并采用股份制、“公司+基地+农户”等方式经营。1998年全镇有种养专业户185户,水果种植526.4公顷(其中三华李166.6公顷),产水果1650吨;新引种美国油桃16.7公顷,预计2000年挂果。种植云雾山茶23.3公顷,产茶2.2吨;有鱼塘3.9公顷,产量47吨;年末生猪出栏量2154头,饲养三鸟50097只。全镇农业总产值2686万元,比1989年增长1倍。 1994年在庄田管理区楼下、田心两村创办11.3公顷的反季节蔬菜基地,总投资17万元,有从业人员11人,种有荷兰豆、甜椒、花菜等品种。在省农科院的技术人员指导下,当年获得好收成,全部蔬菜销往汕头市,收入6万元。后因产品滞销,于1996年停止种植。 1998年引种的美国油桃 【乡镇企业】 1989年镇办有榴石坑电站、富坑电站、木器厂、副食加工厂、纤维厂、袋装香菇木耳场等6家企业,共有职工72人,总产值45.7万元。1989年6月,投资60万元在庄田林布村兴建林布电站,1991年3月建成投产,装机容量400千瓦,年发电量160万千瓦时,产值20万元。1994年企业总产值121.3万元,其中水电站产值103万元。1996年起,因管理滞后,缺乏更新改造资金,全镇除3个水电站正常运转外,其它企业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1998年加强领导,完善内部管理机制,企业有所好转。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92万元,比1989年增长3.2倍。 【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日臻完善。交通方面:1990年9月,县投资22.5万元,开通紫(金)陆(河)公路南岭段,全长8公里。1991年9月,采取民办公助、民工建勤等形式,开通了紫(金)惠(东)公路南岭圩至三江口路段,全长15公里,总投资120万元(其中上级投资70万元),被省政府评为河源市唯一的“老区建设先进单位”。1993年投资35万元(其中上级投资25万元),完成了乡道王告至庄田林布坳11公里路段改造。1994年投资10万元,开通林布至嶂背公路。1997年2月,圩镇至王坑口路段水泥路铺设工程竣工通车,全长3公里,路面宽6米,总投资110万元(其中上级投资80万元)。1998年12月,县道竹蟹沥路段改造工程竣工通车,全长6公里,总投资168万元。电信方面:1994年1月开通程控电话,1995年6月开通了无线寻呼。集镇建设方面:1989年南岭圩镇建成区0.10平方公里,同年2月该镇投资40万元兴建占地1400平方米设座位800个的南岭影剧院,1990年5月竣工。1993年8月,镇政府与深圳东鹏公司签订了南岭集镇经济开发合同,成立“南岭集镇经济开发公司”,在南岭老圩镇周围0.5平方公里范围内开发建设。开发工程分三期进行,总投资500万元。同年10月,首期投入资金150万元,完成了“三通一平”。1994年南岭圩镇规划扩大至0.89平方公里。1995年引进资金50万元,建起了集商业、旅业、服务业于一体的商贸综合大楼;1998年镇府投资20万元,在圩镇架设路灯30盏;是年开发公司完成南岭集镇开发工程三期工程建设,开发区内设施配套,路面实现硬底化。至1998年底,南岭圩镇建成区0.36平方公里。
西西图吧是认真的卫星地图综合查询平台,提供中国卫星地图,高清村庄 地图,腾讯卫星地图,谷歌卫星地图,百度卫星地图等西西图吧